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您的位置:首页 > 法治人物 >
        警界“保尔”时代“创客”
        www.balaag.com 】 【 2022-12-23 10:03:06 】 【 来源:四川法治报

        2.jpg

        黄晨研发警用机器人

          

          黄晨是我省公安机关唯一获得警用机器人领域专利的民警。2015年以来,他以敢“吃螃蟹”的创新精神,率先开启了省内公安自主研发警用机器人的序幕,持续7年深入研究,突破了警用机器人主控系统核心技术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他是警界“创客”,研发出多款警用机器人并投入实战;他是理工男,却写得一手好文章,13篇论文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刊发;他因经常加班熬夜,被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耳聋,开会总霸占“前排”,用手机语音转文字功能辅助。在“无声世界”里,他却始终坚守一线。他就是达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综保大队大队长黄晨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誓做攻坚克难的“钉子”

          

          2013年,黄晨频繁出现耳鸣、听力下降的状况,家人一直劝他到权威医院检查治疗,但他因忙于工作,仅到诊所开药治疗。2015年,黄晨耳疾加重,被医院确诊为神经性耳聋——从此,他将面临着一个无声的世界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从警梦想刚刚开始,就遭受了巨大打击,这是身体上的伤痛,更是心理上的磨砺。“也哭过,消沉过。”黄晨坦言道。但是,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与病魔搏斗,不屈不挠地重新站了起来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组织上曾提出调整他的岗位,被他婉言谢绝。他说:“虽然听力残疾,耳朵废了,但我还有一双健全的手,我一样可以为公安工作干点事。”

          

          听力残疾给黄晨工作与生活都带来极大障碍,平时,他克服困难,坚持多读多看多学,想尽办法扩充知识量;领受任务时,因为听不见,他就随身带着纸和笔,恳请领导和同事写明要求;开会时,他总是“霸占”最前排,尽最大努力以微弱的听力仔细辨听每一句话,生怕漏掉一个字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勇做科技创新的“尖子”

          

          从返回岗位那天起,生性要强的黄晨不仅婉拒了领导和战友们的特别关照,而且还暗暗发誓要做得更好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黄晨是我省公安机关唯一获得警用机器人领域专利的民警。2015年以来,他以敢“吃螃蟹”的创新精神,率先开启了省内公安自主研发警用机器人的序幕,持续7年深入研究警用机器人技术,突破了警用机器人主控系统核心技术,获国家专利5项、软件着作权3项,3次获得市(厅)级科研成果奖励,多次得到省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针对原来公安机关自主创新研发不到位导致企业商家技术垄断严重、产品价格高昂、基层民警想用机器人用不上用不起的突出问题,黄晨依托自有专利技术,废寝忘食,自主成功研制警用反恐排爆机器人、侦查机器人、5G智能移动靶机器人3个系列产品,大幅降低了产品成本,在公安教育训练、特巡警、治安、检查站实现了实战应用。其中,“一种靶标用起倒装置”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实用新型专利,反恐排爆机器人被评为四川省公安机关基层技术革新奖二等奖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巧做献计献策的“才子”

          

          越是困难越向前,黄晨有一股子韧劲、拼劲和狠劲。工作中,他不仅是“程序员”,还是文理兼修的“思想家”。他从事公安理论调研工作13年来,始终笔耕不辍,大力弘扬“工匠”精神,精心创设新机制、新模式、新方法,为公安工作建言献策,谋划了一大批“金点子”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写材料,对正常人而言,也堪称机关里的“苦差事”,何况黄晨还是残疾人。他经年累月地工作在文秘工作一线,真正做到了“事不过夜、案无积卷”。13年来,黄晨在公安文秘领域荣获了三次全省第一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为了进一步磨炼自我,黄晨给自己定下了“每年发表1篇学术论文,力争3年内发表1篇高层次论文”的目标。如今,他已在公安部《公安研究》等公安重点刊物上发表研究报告20余篇,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,发文数位居全市公安系统第一。2021年,他撰写的扫黑除恶论文,荣获四川省法学会第八届“治蜀兴川”法治论坛一等奖,在全省法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四川法治报-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磊 省公安厅供图


        编辑:潘红
       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